心理諮詢公益講座 給孩子愛與希望

March 23, 2024

【人間社 鄭真 多倫多報導】

多倫多佛光山社教組與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大慈第一分會,於3月23日下午在多倫多佛光山,聯合舉辦了一場生動活潑的公益講座「給孩子愛與希望」。邀請註冊社工、心理咨詢師陳志紅居士主講。共有80名佛光會員、信眾現場或線上聆聽講座。

多倫多佛光山監寺知觀法師致詞歡迎,首先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教育理念。大師以「不忍衆生苦」的慈悲理念推動佛光山的教育事業,強調「用讚嘆代替責備」。知觀法師並提及教育應因材施教,善用時機進行教導。法師更介紹了陳志紅社工在學術和臨床上的教育成就,以及為社區帶來的實際利益。

講座之始,陳志紅首先介紹自己學習佛法和親子教育的因緣,並指出在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自我教育及社會教育四種類型中,自我與社會教育的重要性。而對於一般人對「拖延症」的困惑及如何擺脫手機、走出虛擬世界的問題,她指出「拖延不同於懶惰,而是應對壓力的一種策略」。

陳志紅接著引用著名心理學家艾力遜(E. Erickson)的「人生八階」成長理論及生動有趣的實例,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生八個階段的發展特點,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。她也用自身童年經歷,說明語言對孩子成長的深遠影響,鼓勵家長們一定要做到「存好心,說好話」,要注意肢體語言在交流中的重要性。

針對「如何解決孩子和家長的沖突?」陳志紅指導家長要做到陪伴、愛、玩耍、讚美認可、道歉,來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;應用「TK模型」與孩子達成合作,幫助孩子定義情感、表達情感、確認情感、管理情感,並最終達到幫助別人的「菩薩心」。

她並現場演示情境,幫助家長應用她所設計的「五步交流支持法」,幫助孩子理性和感性地思維,並強調練習「五步交流支持法」時,家長需做到理性分析加上情感支持的重要性。與會家長都積極參與五步支持法的練習。

陳志紅談到了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(Abraham Maslow)博士的「人類五項需求」時表示,當我們有信仰時,我們是在「自我實現的需求」階層,而「人間佛教」走進生活,是接地氣的佛教。

最後,陳志紅用自己孩子學中文的例子,深入淺出地介紹各種「癮」的種類,以及「身體的反應對應孩子情感」的理論,以及如何進行時間管理。她鼓勵家長們修行,認識到立刻要做、無人可代替的事情,懂得分析自己並及時改變,最終做到滋養孩子的「內在小孩」。

提問環節中,與會者積極參與,問題涉及憂鬱症、抑鬱症、成長期心理創傷等問題,陳志紅都一一耐心解答,並融入了自己的實際案例和佛法智慧,讓與會者受益匪淺。

大慈第一分會會長劉愛清,結語感謝陳志紅社工為大家帶來了如此精彩、聲情並茂的講座。並希望大家將今天所學帶回家中,與我們的孩子一起共同成長,讓家長和孩子都成為更好的自己,讓家庭充滿愛與歡樂。

多倫多佛光山社教組與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大慈第一分會,3月23日在多倫多佛光山,聯合舉辦公益講座「給孩子愛與希望」。多倫多佛光山監寺知觀法師致詞歡迎。(轉珀 攝)
多倫多佛光山社教組與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大慈第一分會,3月23日在多倫多佛光山,聯合舉辦公益講座「給孩子愛與希望」。邀請註冊社工、心理咨詢師陳志紅居士主講。(轉珀 攝)
多倫多佛光山社教組與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大慈第一分會,3月23日在多倫多佛光山,聯合舉辦公益講座「給孩子愛與希望」。邀請註冊社工、心理咨詢師陳志紅聲情並茂主講。(轉珀 攝)
多倫多佛光山社教組與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大慈第一分會,3月23日在多倫多佛光山,聯合舉辦公益講座「給孩子愛與希望」。與會者積極提問。(轉珀 攝)
多倫多佛光山社教組與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大慈第一分會,3月23日在多倫多佛光山,聯合舉辦公益講座「給孩子愛與希望」。分會長劉愛清感謝陳志紅社工的精彩講演。(轉珀 攝)
多倫多佛光山社教組與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大慈第一分會,3月23日在多倫多佛光山,聯合舉辦公益講座「給孩子愛與希望」。共有80名佛光會員、信眾現場或線上聆聽講座。(轉珀 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