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人間社記者 心妙 多倫多報導)
多倫多佛光山心靈關懷專案第三場次課程於4月5日下午舉辦,由註冊心理治療師Stephanie Hong和Erica Wan主講,知觀法師和22位佛光人參與學習。本次課程的主題是「同理心和慈悲心」(Empathy & Compassion)。學員們學習如何理解和體會對方的感受; 以此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(Acknowledging involves understanding and sharing someone‘s feelings, and See things from their perspective);並且在情感體驗中增加了減輕他人痛苦的願望(即慈悲心的定義)。知觀法師分享了師父上人「佛教的慈悲主義」的內容,提到要學習觀音菩薩以慈眼視眾生,以及鼓勵大家要:求觀音、拜觀音、更要自己做慈悲的觀音。
在這場課程中,學員們積極參與討論,分享彼此的心得和感受。Stephanie Hong和Erica Wan透過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,讓學員們更深入地理解同理心和慈悲心的重要性。許多學員表示,這次課程讓他們重新思考如何與他人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,並且更加關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。
知觀法師的分享中,首先以星雲大師開示的故事「三八二十三」切入,隨後以本山藏經樓的三個門為例,強調慈悲心是智慧的前提,卻又是在智慧的引導下才能作出適當的行動;人間因為有了慈悲,才充滿了無限的意義和憧憬。並鼓勵大家要肯定佛法之因緣果的真理,才能理解和體會他人的感受,如同觀音菩薩之「慈眼視眾生」,為需要的人送去真正的溫暖和幫助。
課程讓學員們學習到了新的內容和技巧,也讓他們獲得啟發。學員Polly Tang分享其學習心得:首先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「慈眼視眾生」;然後學習菩薩的耳根圓通,能聽到眾受助者需要幫助的聲音;最後是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施無畏,說出來的話語,都是給受助者信心、歡喜、希望的柔軟語,能真正幫助他們度過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