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倫多佛光山29周年紀念活動 護法信徒話說當年

August 10, 2025

(人間社記者 闕曉菁 多倫多報導)

多倫多佛光山在8月10日迎來建寺29周年紀念活動,邀請30多年前在多倫多佛光山建寺草創時期,護持人間佛教的資深信眾陳啟崗和傅善玲賢伉儷、游宗熙和范瑞珍賢伉儷,以及傅桂香、游錦玉等人,分享當年如何護法衛教。現場逾200人共同回顧影片,看見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法駕多倫多的弘法歷史點滴,以及海外佛光僧信如何開啟人間佛教在加東的新篇章,影片與佛光人的故事,讓大眾頻頻拭淚也充滿笑聲。

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開示:佛光人的護法精神令他感動,「義工都會全力護持,大家都會為常住發心」,讓他跟著師父的腳步、跟著大眾的需求,去成就各種活動接引信徒。感謝多年來護法信徒的付出,也因草創時期的佛光人分享,讓30多年前這段開山歷程有了更完整的樣貌。

影片中,多倫多佛光山第一任住持依宏法師,回顧1991年回應大師的話留在當地弘法,感恩常住與信眾護持,「如果沒有常住與信眾的盡心盡力護持,真得做不到,我要感謝多倫多很多因緣來成就」,大師說「有佛法就有辦法」,並提醒「一個出家人不能沒有慈悲」,謹守師父教誨,指出大眾都要發願,發願能成就一切。

傅桂香當年與幾位來自台灣的移民朋友,從零學習籌劃活動,佛學講座的海報用《星雲大師演講集》的大師法像製作而成,這張貼在超市外的海報,接引陳啟崗與傅善玲一家。傅善玲回憶,「當時看到是台灣來的星雲大師,邀請媽媽一起去聽佛學講座!」演講吸引近千人聆聽,一家人只能坐在走道上聞法,而後心生歡喜,並表示如果需要「法師可以來住我們家」。

當時依宏法師透過英文(ESL)課程接引新移民,陳啟崗全家也跟著參與不到10人的佛學班、共修法會,如今看到這麼多人在道場修持令傅善玲很感動,「這段因緣讓我終身難忘,也知道怎麼樣去做自己該做什麼事,也讓我更堅定學佛的道路」。

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督導游宗熙,將建寺歷程依草創、發展、穩定三期,指出在發展期,佛光會受外界肯定,兩任加拿大總理來訪,指出人間佛教已深植社區。現任協會副會長范瑞珍則因觀音像找到信仰,積極協助依宏法師建寺、成立佛光會等。游錦玉與依宏法師結緣於ESL課堂,共同經歷開山建寺,也促成助念組成立。

覺凡法師勉勵在場聆聽的大眾:要向這幾位護法居士學習,勇於承擔、對於佛法和常住不離不棄;不忘初心,為自己的信仰加油,只要放下個人,就會歡喜自在。

建寺回顧影片分享到多倫多佛光山YouTube頻道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SI3QaxQ00A),歡迎大眾欣賞。

—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完整版(給功德主採訪的資料備份)

多倫多佛光山在8月10日迎來建寺29周年紀念活動,在念佛法會結束後,邀請30多年前在多倫多佛光山建寺草創時期,護持人間佛教的資深信眾:陳啟崗、傅式玲、傅桂香、游宗熙,范瑞珍,游錦玉到場,眾人分享當年如何護法衛教,現場近200人共同在回顧影片,看見星雲大師法駕多倫多的弘法歷史點滴,以及海外佛光僧信如何開啟人間佛教在加東的新篇章,影片與佛光人的故事,讓大眾頻頻拭淚也充滿笑聲。

「當時滿宜法師告訴我,誰來當多倫多的住持都沒問題,因為義工都會全力護持,大家都會為常住發心。」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說,佛光人的護法精神令他感動,讓他跟著大眾腳步、跟著大眾需求,去成就各種活動,接引大眾。法師也感謝多年來護法信徒們對常住的付出,也因草創時期的佛光人分享,讓30多年前這段開山歷程,有了更完整的樣貌。

星雲大師在1991年前往多倫多舉辦佛學講座,問著同行弟子們一句:「有誰要留下來弘法?」一句承諾,多倫多佛光山開山首任住持法依宏法師,成為大師送給多倫多的一份禮物。影片中,依宏法師分享:「如果沒有常住與信眾的盡心盡力護持,真的做不到,我要感謝多倫多很多因緣來成就」,星雲大師說有佛法就有辦法,並提醒「一個出家人不能沒有慈悲」,他謹守師父教誨,指出大眾都要發願,發願能成就一切。

影片從資深義工傅桂香師姐分享起,她回憶移民加拿大前就在台灣皈依佛光山,甚至把四冊《星雲大師演講集》扛到太平洋一端,但在30、40年前的加拿大下,沒有太多因緣接觸佛教,聽聞星雲大師要來弘法就相當激動,與幾位同樣從台灣來的佛教徒,「當時我們什麼都不會,什麼都不懂,但就去做了」,大家四處奔走租借場地、做海報,學習策畫活動,沒想到開啟了當年人間佛教的因緣。

這張貼在超市外的海報由當時幾位義工共同製作,上面的大師法相,還是傅桂香從《演講集》剪貼而成,這張充滿供養心的海報,接引陳啟崗、傅式玲賢伉儷一家,親近佛光山的因緣。「當時看到是台灣來的星雲大師,邀請媽媽一起去聽佛學講座了!」傅式玲說,還記得1991年大師演講那天,大批人群湧進了學校禮堂,連他們一家人都只能坐在走道上聞法,而後心生歡喜,當晚素宴上,一家人與心定和尚共同用餐,連她的12歲女兒都好喜歡聽法師說法,並向眾人說「師父找不到地方住,可以來住我們家」。

傅式玲回首建寺初期,依宏法師參加英文語言班(ESL)課程,接引許多當時來加拿大的台灣移民,給予大家一份在心靈寄託,當時全家人一起參加不到10人的佛學班、共修法會,女兒都要承擔施法器,如今看到這麼多人在道場修持令她很感動,「這段因緣讓我終身難忘,也知道怎麼樣去做自己該做什麼事,也讓我更堅定學佛的道路」。

陳啟崗一家皆為佛教徒,他當時聽聞大師講座,「大師講的佛法,真的太攝受人心了」,不同於過往,接觸到的出家眾都是嚴肅形象不易親近,他讚嘆大師宣說的佛法內容是實用的、是生活的,還唱〈人間好時節〉,讓大家以更多形式認識佛教。

當年星雲大師抵達多倫多後,傅桂香引述大師說的話:「聽說這裡也有佛光山的信徒,但你從來沒有寫過一封信」,一句話讓她相當驚訝,認為這是大師對海外信徒的關心與體貼,蘊含對大眾的包容與慈悲,「我們把基地建好了,大家要好好護持,希望人間佛教可以傳到世界各地去」。

另外3位分享人,分別是國際佛光會加拿大多倫多協會督導游宗熙、協會副會長范瑞珍賢伉儷,以及資深義工游錦玉,一家人與大師的因緣源自父輩,延續到兒孫輩已經是佛光第四代。游宗熙這多倫多建寺歷程分為三階段,從建寺草創期的舉辦家庭活動、佛光普照等,帶著協會一起傳承人間佛教,到1997年多倫多佛光山現址開光,稱之為發展期,開始與外界連結、參與當地慈善活動受各界肯定,兩屆加拿大總理也都曾訪問道場,現在可謂是穩定期,佛光僧信繼續傳承這樣的精神,繼續為人間佛教努力。

出生於台灣佛教家庭的范瑞珍,現為多倫多協會副會長,在移民到加拿大後,一直在找相應的道場,後來看見佛堂的一尊觀音像,發現這個就是她在找的信仰,而後開始協助依弘法師各種弘法活動、成立佛光會,藉由建寺義演音樂會,星雲大師到家裡舉辦佛光普照,她在法師們身上看見一份待人好的慈悲心,「感恩大師創辦佛光山的因緣,讓我們在海外有一個法身慧命之家」。

資深義工游錦玉在1990年與依宏法師同為ESL(英文語言班)同學,與法師建立「開山建寺」的革命情感,她的同修林勝彥在美國西來寺精進參加助念,更成就多倫多佛光助念組的因緣。

「基督教的十字架怎麼來的,從英文的「我(I)來的,去掉了我就會獲得平靜與快樂」覺凡法師分享,勉勵大家互為善知識,希望這些護持的信眾發心中,作為向前的養分。

建寺過程從義賣、義演,舉辦各項活動,直到1997年現址多倫多佛光山終於開光,大師六次法駕多倫多,也為當地信眾灌溉佛法種子,佛光人的脈絡自此開展。依弘法師說「我還記得當時下著大雪,我們沒有請人、請運輸公司,全由義工信眾一起把大佛運進來,把地板、牆壁的燈」一磚一瓦蓋起來,寫下加東弘法篇章,直到1997年8月10日正式開光,從此信眾有了安身立命之處。